欢迎来到中国中医药网

切脉时怎么分辨脉象?

来源:www.lubnke.com 2025-07-31

在中医诊断中,切脉是一项要紧的技术。通过手指触摸病人的腕部动脉(主如果桡动脉),依据其特征来判断人体的健康情况。判断脉象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 脉位:指脉搏跳动的地方深浅。浮脉表示地方较浅,轻按即得;沉脉则需重按才能感觉到。
2. 脉率:每分钟脉搏次数的多少。正常成年人安静状况下约为60-90次/分。数脉(快于常速)可能提示热证或虚脱;迟脉(慢于常速)多见于寒症、气血两虚等状况。
3. 强弱:指脉来时力量大小。有力的脉象表明正气旺盛,如滑利而有力者为实证;无力则反映正气不足,如细软无力者属虚证。
4. 形态:包含脉搏波形的变化、是不是均匀等。如弦脉(如琴弦般紧张)、芤脉(中空状)等特殊形态都有特定的临床意义。
5. 流畅度:指脉流顺畅与否。涩脉表示运行不畅,可能与血瘀有关;滑脉则表示气血充盈且流动好。
6. 长短:即脉搏跳动范围的长短。长脉多见于阳证、热证;短脉则容易见到于气滞、寒凝等症。
7. 细粗:指脉管直径大小。细脉提示津液亏损或气血两虚;粗大之脉常与实证有关联。

在实质操作过程中,大夫需要结合病人的整体状况综合剖析,并不是单一的脉象就能完全说明问题。除此之外,新手应当多加训练和积累经验,才能愈加准确地把握各种复杂多变的脉象特点。

相关文章推荐

07

31

针刺过程中病人忽然晕厥,应怎么样紧急处置?

在针刺治疗中,假如病人忽然出现晕厥的状况,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手段进行紧急处置:1.第一停止所有操作,飞速将针拔出。维持镇静,防止引起病人的恐慌。2.让病人平躺下来,并将头部稍微放低,以利于脑部血液循环。同时松解衣领、裤带等束缚物,确保呼吸

07

31

胃痛针灸治疗的忌讳症是什么?

胃痛使用针灸治疗时,确实存在一些忌讳症,这类忌讳症主如果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和疗效。具体来讲,包含但不限于:1.急性腹膜炎、胃肠穿孔等紧急急性腹部疾病病人不适合进行针灸治疗。2.孕妇特别是怀孕前三个月的妇女,在腹部及腰骶部穴位上禁止施针,

07

31

溃疡性结肠炎的粪便常规检查可发现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在进行粪便常规检查时,可以察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外观:病人的粪便一般呈现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炎症致使肠道分泌增加及黏膜损伤所致。2.颜色与质地:因为含有血液成分,粪便颜色可能偏暗红或鲜红色;同时由于有很多黏液存

07

31

怎么样预防夏天虫咬皮炎?

夏天虫咬皮炎是一种容易见到的皮肤病,主如果因为蚊子、跳蚤、螨虫等昆虫叮咬后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为了有效预防夏天虫咬皮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维持环境清洗卫生:按期清理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的垃圾,降低蚊虫滋生的场合。对于花盆、水桶等容易

07

31

治疗虫咬皮炎常见的中药有什么?

治疗虫咬皮炎常见的中药有多种,主要依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选择适合的药物。一般而言,这种中药多具备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效果。以下是几种容易见到的中药:1.地肤子:地肤子味苦性寒,能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适用于虫咬引起的皮肤瘙痒。2.白鲜

07

31

产后小便淋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产后小便淋痛,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是什么原因有关:1生产过程中损伤了膀胱或尿道。分娩时,特别是难产、产程过长或者助产操作不当等状况,或许会致使产道和盆腔组织的损伤,进而影响到邻近的膀胱及尿道,出现排尿困难、疼痛等症状。2产后气血虚弱,湿热

07

31

尿血预防调护手段?

尿血,中医学称之为“血淋”或“尿血”,主要指小便时排出血液。其发生缘由多样,包含肾虚、湿热下注、结石等原因。针对尿血的预防调护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习惯调整: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防止过度劳累和长期站立坐立,降低对肾脏的重压。2

07

31

产后小便淋痛常用什么中药治疗?

产后小便淋痛是产科容易见到的一种症状,多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损、气血不畅或湿热下注等缘由所致。中医觉得,产后小便淋痛主要与肾虚、气滞血瘀、湿热等原因有关。治疗时应依据病人的具体状况辨证施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治疗办法:1.肾虚型:表现为小

07

31

饮食调理对缓解眩晕有什么用途?

饮食调理对于缓解眩晕具备肯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依据中医学理论,眩晕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有关,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痰湿内阻或肝阳上亢等不同证型。因此,在日常通过适当的饮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成效。1.补益气血:对于因气血两虚致使的

07

31

2025年福建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25年福建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国家医学考试网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成绩查询步骤登陆国家医学考试网:http://www.nmec.org.cn→点击国家医学考试网左上方考试成绩查询按钮→点击进入“考试成绩查询”输入名字、证件号